近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消息
2024年6月至2025年12月
將實施開展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
該項目途經佛山等地
將形成面向珠三角地區的
大型氫能物流網絡
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
廣東省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實施方案
為推動廣東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探索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商業化應用模式,打造零碳物流廣東示范,制定本項目實施方案。
一、實施期限
2024年6月至2025年12月,為期18個月。
二、項目內容
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涵蓋廣州、佛山、東莞、江門、陽江、湛江、茂名等地,輻射珠三角地區。此區域由沈海高速、汕湛高速、207國道、228國道和325國道組成交通大網絡,是全省水產品、生鮮肉類、果蔬冷鏈運輸的大動脈,沿線分布了各類大型批發市場和冷庫,加氫站布局合理,氫源保障潛力較大,具備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冷鏈物流的良好條件。
本項目通過在廣湛高速沿線物流重要節點建設加氫站(制氫加氫一體化站),以4.5噸燃料電池冷藏車為主、49噸燃料電池冷藏車為輔,開展水產品、生鮮肉類、果蔬冷鏈運輸,推進江門、陽江、茂名、湛江等地氫氣就地消納,形成面向珠三角地區干線物流和支線物流網絡,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三、時間和任務安排
(一)2024年上半年,啟動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率先開展廣佛冷鏈城配示范運營,建成并投運茂石化儲氫站撬裝式加氫站,投入運營50輛4.5噸燃料電池冷藏車。
(二)2024年底前,投入運營500輛4.5噸和10輛49噸燃料電池冷藏車,初步形成廣湛高速沿線與珠三角地區氫能冷鏈物流網絡。推動道滘東發油氫合建站(中石化道滘加氫站)、沙田綜合能源服務站(東莞能源沙田加氫站)投入運營。
(三)2025年底前,完成廣湛高速梁金山服務站(對開)、中石化茂名高水加油站、中石化湛江鐵蘆加油站和源水加油站等油氫合建站建設,投入運營2000輛4.5噸和100輛49噸燃料電池冷藏車,全面推進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推動機制。在廣東城市群專班辦公室協調下,選擇第三方機構牽頭,建立廣湛氫能高速沿線產業鏈企業廣泛參與的高效協同工作機制。(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二)實施便利通行政策。放寬水產品、生鮮肉類、果蔬燃料電池配送車輛進城時間和通行路段限制,給予限時免費停車政策,提升綠色物流配送效率,滿足群眾對安全生鮮產品的消費需求。(省交通運輸廳、公安廳,廣州、佛山、東莞市發展改革局(委)負責)
(三)優化財政支持方式。積極申報爭取現有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加氫站建設運營等各項政策支持。主管部門加強對現有政策的宣傳,引導相關企業單位積極申報相關專項資金支持。(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負責)
(四)強化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為氫能產業相關企業提供綠色金融支持。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融資做大做強。支持金融機構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為符合政策要求的氫能設備安裝和使用、氫能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提供貸款。(省委金融辦,省生態環境廳,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廣東金融監管局、廣東證監局負責)
(五)先行啟動廣佛城配市場示范運營。發揮廣東新供銷天業冷鏈集團有限公司等公有制企業作用,聯合廣佛地區重點批發市場,先行啟動廣佛冷鏈城配示范運營,再逐步覆蓋廣湛高速沿線。(省交通運輸廳、國資委,省供銷社,廣州、佛山市發展改革局(委)負責)
(六)推動加氫站建設。在廣湛高速沿線啟動首批加氫站建設,對廣湛高速梁金山服務站(對開)、中石化茂名高水站、中石化湛江鐵蘆站和源水站等五個加油站和茂石化儲氫站撬裝式加氫站進行改造,建設電解水制加氫一體化站,滿足廣湛高速沿線首批燃料電池冷藏車加氫需求。通過市場化機制,引導廣湛高速沿線統一加氫價格,示范期內銷售價格不超過35元/公斤。(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江門、湛江、茂名市發展改革局,中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負責)
(七)建立燃料電池汽車維保體系。在廣湛高速沿線建立燃料電池汽車快速響應的維保網點和應急機制,及時處理燃料電池汽車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降低用車企業和司機運營風險和成本,確保安全高效。(華南氫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負責)
(八)建立示范項目監管體系。依托廣東城市群監管平臺,對加入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的燃料電池車輛、制氫廠、加氫站、氫氣運輸車輛實施在線實時監控和預警,評估全過程減碳效果以及運行狀態,提高安全運行保障水平。(華南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中心負責)
千億產業行動規劃發布
南海優勢突出、重任在肩
中國氫能看佛山,佛山氫能看南海。作為國內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的代表性地區之一,經多年培育發展,氫能產業已經成為南?!叭咚男隆爆F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影響力與日俱增。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的實施,不僅符合南海氫能產業發展方向,同時也將為南海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新機遇、新市場、新舞臺。
2023年5月,南海獲頒“中國氫能產業之都”稱號,乘勢提出打造“中國氫能產業第一區”,對外界發出強勁的產業集聚信號。借助優越的營商環境和扎實的氫能培育土壤,南海不僅形成了良好的項目投資氛圍,還為企業搭建良好的產學研用平臺,助力企業科技創新,推動產品迭代。
目前,南海區聚集了氫能產業企業、機構超150家,集聚了國家電投綠動氫能、韻量燃料電池、清能股份等氫能頭部企業,涵蓋了氫氣“制、儲、運、加、用”5大環節和燃料電池及系統等8大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形成了較完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產業鏈;擁有佛山仙湖實驗室、華南氫安全中心等6家高水平科研平臺,一批院士團隊扎根南海,形成了“平臺+企業”“開放+自主”的完整創新鏈;南海氫能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工信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仙湖實驗室。
2024年,第二屆仙湖科技大會在佛山仙湖實驗室舉行,現場發布《佛山市南海區打造氫能和氨氫融合裝備制造千億產業集群實施方案(2024—2030年)》(下稱“《實施方案》”)。按照規劃,南海將堅持“123”戰略定位:“1”是鞏固“一個地位”,即氫能和氨氫融合產業先行區地位;“2”是確立“兩個領先”,即始終保持南海區在氫能裝備制造領域國內領先,在氨氫融合裝備制造產業國內領先;“3”是打造“三個高地”,即技術創新高地、裝備制造高地、應用示范高地。
此外,南海還將實施“1357”行動計劃,即一年打基礎、三年成規模、五年見成效、七年達目標。至2030年,將南海區氫能和氨氫融合裝備制造產業打造成總產值超1000億元、規上企業超100家的千億產業集群。各類示范應用項目在國內多地實現商業化復制10個以上,在南海形成國內外氫能和氨氫融合裝備制造的超級市場。通過推行7條實現路徑,南海將全力推動氫能和氨氫融合裝備制造做細、做精、做強。
南海丹灶仙湖氫谷。
接下來,南海將以明確的定位、清晰的路徑、特定的政策、優質的營商環境以及周到的政務服務來引導各類資源聚集在南海,推動產業和科技的互促互強,全力將氫能和氨氫融合,努力實現實施方案所既定的目標,打造氫能和氨氫融合裝備制造千億產業集群。
The Website Supports All Mobile Terminal Design Support:©Bootst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