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合力推動,氫燃料電池扶持政策體系逐漸完備。政策利好之下,資本加大力度投資,大批企業開始布局氫燃料電池產業。
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調查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中國氫能源產業鏈的相關投資,累積投資金額(含計劃)共計2017億元,若加上未明確披露金額,投資額超過2000億。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電堆及動力系統的投資偏多,上游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的企業較少。
今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參觀豐田燃料電池汽車后,國內掀起氫燃料電池討論熱潮,同時產業化推進程度較往年有了明顯提升。華北(北京、河北)、華東(江蘇、上海、山東)地區燃料電池企業聚集數量多,成為主要推動地區。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國內燃料電池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依然差距巨大,產業鏈發展尚不完善,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均依賴進口,低性能、高成本成為氫燃料電池商業化的最大掣肘。技術引進和自主研發如何結合,如何突破技術壁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話語權﹐實現國產化是目前業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值此氫燃料電池導入汽車行業的關鍵時期,12月19-21日,2018高工鋰電&氫電&電動車年會將于深圳維納斯皇家酒店(寶安沙井)舉行。主流車企和燃料電池企業將齊聚深圳,探討新能源汽車走向和氫燃料電池產業的變革路徑。
在12月21日下午舉行的氫燃料電池專場中,高工產研董事長張小飛博士、億華通常務副總經理于民、武漢泰歌首席執行官朱水興、南科動力總經理葉江德、魔方新能源總經理華周發博士等5位企業高層將發表主題演講,內容涉及氫燃料電池產業鏈調研報告、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與應對策略、燃料電池產線工藝難點與最新進展等多方面。
在演講結束后的圓桌對話環節,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董事長黃宏生、中興智能汽車副總裁姚權力將和上述領先燃料電池企業一起圍繞“氫燃料電池在新能源汽車的角色定位”、“氫燃料電池助力,鋰電池主力?”、“國內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掣肘是?突破口在哪?”、“面對氫燃料電池機遇與挑戰,企業如何抉擇?”等多個話題展開深入對話。
從應對現實環境污染挑戰來看,氫能作為零碳綠色的新能源,具有環保安全、能量密度大、轉化效率高、儲量豐富和適用范圍廣等特點,可實現從開發到利用全過程的零排放、零污染,是最具發展潛力的高效替代新能源。
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人們寄予希望邁入“氫能時代”的突破口和現實路徑,中國也被國際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其產業化的國家。
中國現階段氫燃料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及未來發展趨勢到底如何?即將開啟的高工年度思想盛宴上,領先車企和燃料電池企業之間的精彩碰撞,將給出權威研判。歡迎廣大氫燃料電池同行報名參與年會交流(聯系方式請見下方小貼士)!